屬靈培育 第四章
安德列修士封聖朝聖之旅
郭詠觀醫生 Dr. Jason Kwok
安德列修士 (Brother André) 獲教宗本篤十六世於 2010年2月19日 冊封為聖人﹐並於 10月17日 舉行封聖儀式﹐成為第十一位加拿大聖人﹐又是第二位於加拿大本土出生的聖人﹐離上一次加拿大人受封為聖人剛好二十年了﹐ (第一位出生於加拿大而被封為聖人的是於1990年被當時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的 St Marguerite d’Youville)﹐ 我們雖然無緣遠赴羅馬梵帝崗聖伯多祿大聖堂參與盛事﹐但多謝中華殉道聖人堂的安排﹐到由安德列修士創建﹑位於滿地可的聖若瑟聖堂 (St Joseph Oratory) 內﹐與其他朝聖者一同參加從梵帝崗轉播的封聖儀式。我們在10月16日 (星期六) 參與晨早彌撒後於七時三十分乘坐旅遊車出發﹐在王連忠神父的帶領下﹐一行共四十三位教友邁向滿地可﹐團中年紀最少的是只得七歲的 Dorothy﹐ 她陪同媽媽與外婆三代齊來朝聖﹐而年紀最大的是剛慶祝了九十歲大壽的區伯母黎偉德﹐有兩位是不懂國話或粵語的西人﹐在車上﹐先由王神父祈禱﹐然後集體誦唸玫瑰經﹑由教友 Maryanne 領唱聖歌﹐ 並由教友 Edward 講解安德列修士的生平事跡。
抵達滿地可﹐我們早已安排了先往滿地可聖母大教堂 (Notre-Dame Basilica of Montreal) 參觀﹐原來的安排是參觀會於下午三時三十分開始﹐以便司機不用趕路﹐可是在出發前的兩天﹐大教堂的職員來電說安排上出了問題﹐因為有兩個婚禮進行﹐要求我們於二時三十分開始參觀﹐幸得導遊小姐和司機的合作﹑將在路上午餐的時間縮短和一路交通暢順﹐我們剛好在二時三十分抵達聖母大教堂﹐參觀了這座外型建築宏偉﹑內部裝璜莊嚴華麗的大教堂﹐原來﹐這座大教堂的建築師雅各伯•奧當紐 (James O’Donnell) 是居住在美國的基督教徒﹐為了監督工程而搬來滿地可﹐據說﹐工程完成後﹐他自己也為這個傑作而讚嘆﹐因而轉信天主教﹐以便死後可以安葬在這座大教堂的墳墓內。
參觀完聖母大教堂﹐我們到附近﹑位於唐人街的酒店報到﹐稍作休息後到唐人街內一間唐餐館吃晚飯﹐然後驅車往位於皇家山 (Mount Royal) 聖若瑟聖堂內其中一間名為 Crypt Church 的教堂參與彌撒﹐彌撒後﹐部份教友逗留參與祈禱﹐由於封聖儀式是在滿地可時間凌晨四時開始﹐所以部份教友 (包括我自己) 返回旅館﹐小睡片刻後再折返聖若瑟聖堂參與從梵帝崗聖伯多祿廣場直播由教宗本篤十六世主持的封聖儀式﹐我們於三時左右乘坐的士返回聖若瑟聖堂的 Crypt Church﹐參與祈禱和詠唱聖歌﹐參加的人數很多﹐把原本容納約一千人的教堂擠得水泄不通﹐不少人坐在座位兩旁的通道上﹐有更多人塞在教堂外面的走廊上﹐差不多到四點鐘時﹐工作人員將熒光幕擺放在祭壇前﹐當熒光幕映出在梵帝崗聖伯多祿廣場的遊行隊伍和教宗時﹐大家都高聲歡呼﹐慶典的最高峰是在介紹了當天受封的六位後﹑教宗宣佈他們成為聖人時﹐座上所有人都起立﹑拍掌和歡呼﹐向他們致敬。
早上六點鐘﹐我們乘坐早已約好在聖堂前等我們的 「的士」 返回酒店﹐稍作休息及在酒店的餐廳吃過早餐後﹐我們步行往位於唐人街的滿地可天主教聖神堂參與主日彌撒﹐本堂前助理司鐸尹雅白神父於移居多倫多前就曾服務於滿地可天主教聖神堂﹐由於該堂的主任司鐸張忠輝神父剛好渡假﹐我們由助理司鐸劉占鋒神父和咨議司鐸杜寶田神父接待﹐當日的彌撒由王連忠神父主祭﹐並由劉神父和杜神父共祭。彌撒後﹐我們往附近﹑附屬於滿地可中華天主教堂的滿地可天主教華人中心參觀和用膳﹐得到主內兄弟姐妹們熱情的接待﹐席上﹐年逾九十歲的杜寶田神父憶述他當年向安德列修士懇切祈禱﹑得以用一元贖回被教育局接收的聖堂的往事﹐他曾將一本關於安德列修士生平的書譯成中文﹐名為 「王山奇人」﹐並將書送給我們每一位﹐和在書上即時親筆簽名作為紀念﹐而統籌這個朝聖團的 Cindy 則代表多倫多中華殉道聖人堂的主任司鐸鄧建衛神父和朝聖團致送紀念品給劉占鋒神父。
離開滿地可天主教華人中心後﹐我們往參觀聖柏德列大教堂 (St Patrick’s Basilica)﹐這是十九世紀初聚居在滿地可說英語的天主教徒聚集朝拜之所﹐於1985年被魁北克文化事務部 (Quebec Ministry of Cultural Affairs) 定為歷史文物﹐並於1989年被梵帝崗昇格為『大教堂』﹐這座大教堂也是外型建築宏偉﹑內部裝璜莊嚴華麗。我們進教堂時﹐彌撒剛好結束﹐在這麼大的聖堂內﹐參與主日彌撒的教友卻寥寥可數﹐實在可惜!
跟著﹐我們再返回聖若瑟聖堂內的大殿欣賞管風琴的演奏﹐這座管風琴共有5811條管子﹐長度由十厘米至十米不等﹐於1958-59年間在德國漢堡製造﹐並於1960年裝置在聖若瑟聖堂的大殿內﹐被列為全世界十大管風琴之一﹐當天的表演十分出色﹐餘音繞樑﹐令聽眾都聽的如痴如醉﹑嘆為觀止。音樂演奏後﹐我們回唐人街享用自助晚餐後又返聖若瑟聖堂的大殿參與彌撒﹐由一位主教主持﹐彌撒後﹐我們返回酒店休息。
朝聖之旅的第三天10月18日 (星期一) 一早起來﹐在酒店的餐廳享用早餐後﹐我們前往滿地可的主教座堂參與彌撒﹐這座主教座堂名叫瑪利亞世界之母大殿 (Mary Queen of the World Basilica)﹐ 是由滿地可第二任主教 Megr. Ignace Bourget 於 1870年 開始工程﹐原名聖大雅各伯教堂 (St James the Greater’s Church)﹐故聖堂內刻有不少有關這位宗徒事跡的經文﹐於1955年1月才改名為瑪利亞世界之母大殿,大殿是仿照羅馬梵帝崗聖伯多祿大聖堂建成﹐但規模縮小了﹐不過﹐身處其間﹐仍覺莊嚴華麗﹐我們在大殿舉行彌撒﹐由王連忠神父主祭﹐彌撒後﹐我們很榮幸得到一位現正在滿地可大學修讀歷史與宗教的學生﹑專程回來大殿為我們作導遊﹐帶領我們參觀大殿﹐詳細講解大殿的特色﹐使我們對大殿有更深刻的認識。跟著﹐我們再次返回聖若瑟聖堂遊覽﹐進擺放安德列修士棺木的小室祈禱﹑瞻仰安德列修士的心臟 (原來中世紀時的法國和意大利人有將帝皇和偉人的心臟保全的習俗﹐供後人景仰)﹑到戶外擺放了十四處苦路的石彫敬拜﹐走出露臺遠眺滿地可的景色等﹐最後﹐我們回唐人街吃過午餐後﹑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踏上歸程返回多倫多。
這次封聖儀式﹐對我最大的啟示是天主計劃的奇妙﹐祂揀選了一位在世人眼中屬卑微低下的人﹐作祂的僕人傳揚祂對人類的愛﹐安德列修士出身貧窮﹐體弱多病﹐九歲喪父﹑十二歲喪母﹐兄弟姐妹們被逼寄居在不同親友的家中﹐他目不識丁﹐只能做體力勞動的工作﹐但孱弱的身體令他不能勝任﹐在聖神的感召下﹐他投奔聖十字修會 (Congregation of the Holy Cross) 門下﹐但由於他的教育水平低﹐只能擔當聖母書院 (Notre Dame College) 看門人的工作﹐清潔校園﹑洗擦地板﹐替學生剪頭髮等﹐但這都沒有打擊他的信德﹐不會令他自怨自艾或自暴自棄﹐反而增強他對天主的信賴和依靠﹐他尤其尊敬聖若瑟﹐並向聖若瑟祈求﹑幫助患病的人﹐果然﹐很多經他祈禱和被他抹過 「聖若瑟聖油」 (從恭敬聖若瑟聖像前的蠟燭滴下來的油) 的病人都不藥而癒﹐很多慕名而來的病人都得到治癒﹐他能治病的聲名不脛而走﹐被譽為 「滿地可的神跡奇人」 (The Miracle Man of Montreal)﹐更多病人不遠千里而來﹐加上敬禮聖若瑟的人愈來愈多 (聖若瑟是加拿大的主保聖人)﹐於是﹐安德列修士有興建一座尊敬聖若瑟的聖堂的念頭﹐聖十字修會就在聖母書院對面的皇家山買了一塊地﹐但興建的費用就要安德列修士想辦法﹐安德列修士不辭勞苦﹐向美加的教友募捐﹐建成這座宏偉的聖堂。安德列修士為人謙虛﹐不會因為能奇跡地醫好很多頑疾和絕症而驕傲﹐反而謙卑地說:「是天主和聖若瑟﹑而不是我﹑醫好了你﹐我會為你向聖若瑟祈禱」﹐「我什麼都不是﹐只是天主手中的一件工具﹐為聖若瑟服務的一件卑微工具」﹐實踐了天主的奇妙計劃:
「天主召選了世上卑賤的和受人輕視的﹐以及那些一無所有的。」 【格林多前書1:28】
「祂(天主)…卻舉揚了卑微貧困的人。」 【路加福音1:52】
「因為天主喜愛自己的百姓﹐賞賜謙虛的人凱旋而得勝。」 【聖詠集149:4】
「天主拒絕驕傲的人﹐卻賞賜恩寵於謙遜人。」 【雅各伯書4:6﹔伯多祿前書5:5】
「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路加福音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