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中山陵

作者: 鄭麥麗平老師


小學時候已風聞國父 孫中山 先生的生平事蹟, (孫文又名 孫逸仙, 生於 1866 年 11 月 12 日 , 終於 1925 年 3 月 12 日) , 對他的博愛精神, 肅然起敬, 十分佩服。

中學時代曾跟隨母親回廣東中山 小欖 故鄉探親, 特別尋訪 翠亨村「中山故居」, 知道家鄉出了一位信奉基督教的醫生, 同時又是哲學家和革命家, 引以為傲。

盛年時期, 喜愛旅遊, 曾踏足 加拿大 溫哥華 的「中山公園」, 台灣 的「中山紀念堂」, 「國父紀念館」, 中國 南京 的「中山陵」, 有機會懷緬國父的豐功偉績, 實是難能可貴。


以下分享 南京「中山陵」的景點, 藉此喚起人們對偉大國父的景仰崇拜之心。 (資料撮要取材自「西瓜視頻」)


(一)   「中山陵」的設計及位置:

「中山陵」建於 1926 年 3 月, 至 1929 年春完成。 由著名設計師 昌彥直 設計, 主要的建築物有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

「中山陵」佔地二千平方畝, 從牌坊到墓室的水平距離是七百米, 高差七十米, 計有三百九十二級臺階, 石階是「中山陵」建築中的重要部份, 它把牌坊、陵門、碑亭、祭堂等部份有機地連接在一起, 形成了莊嚴和雄偉的警鐘形整体, 象徵著國父的畢生致力於喚醒民眾、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奮鬥不息精神。

「中山陵」座落於 紫金山 的第二山峰 (小芧峰南麓), 前臨 平川, 後擁青幛, 左有青龍 (小岡山), 右有白虎 (玩珠峰), 燕雀湖 於南, 玄武湖 於北, 小紅山 (美齡宮) 盤於前方, 正好滯阻了兩邊八功德水和 一勾泉的外流, 起到「聚財凝氣」的作用。


(二)   「博愛坊」(牌坊):

「中山陵」前方, 有一座沖天式四柱三盈的花崗岩牌坊, 牌坊上正中橫眉上刻著「博愛」兩字, 因此又稱「博愛坊」。

「博愛坊」建於 1930 年, 高十一米 (11m), 寬十七點三米 (17.3m), 建坊用的是大塊 福建 花崗岩, 採用的是 中國 傳统木結構形式。 通常是建在帝皇陵寢的入口處, 用來歌功頌德。 (在我國古代至此朝拜者, 必須下馬步行)



鐫刻的「博愛」二字, 是 孫中山 先生的手跡, 出自 八大家之首的 韓俞「博愛之為仁」一語, 意思是說一個人的愛心胸懷很寬廣, 這是國父生前的座右銘, 據說 孫中山 先生最愛題寫這兩字送人。

從「博愛坊」往上看, 整個「中山陵」具有特別的色調, 下面是白色的花崗岩, 上面是藍色的琉璃瓦, 象徵著「國民黨」的青天白日, 只要是紀念 孫中山 先生的地方, 都是這樣統一的格調。


(三)   「墓道」:

通過「博愛坊」就來到「墓道」, 整條墓道長四百多米 (400m), 闊四十米 (40m), 「墓道」兩旁對稱地種植著蒼松翠柏, 代替了古代陵墓前常用的石人石獸, 預示著 孫中山 先生的浩然正氣, 長留於天地之間。


(四)   「陵門」 (兩石獅及三拱門):

在「中山陵」中軸線上的正中, 門前有一塊寬闊的水泥平臺, 前方就是「陵門」, 「陵門」的兩旁有兩樽漢白玉石獅, 張口正視正方, 頸毛光滑, 形態逼真, 中國是沒有獅子的, 這些獅子都是從 西域 進口來的, 左邊的獅子腳下踩著球, 肯定是雄性的, 這個球象徵著地球、象徵著環宇、象徵著男性的莊嚴。 再看右邊的獅子, 腳下輕按著小獅子, 這肯定是雌性的, 象徵著母愛, 象徵著子孫綿延。

「陵門」是借用了中國古代傳統的木結構形式, 但全部用花崗岩石建成, 是單層歇山式建築, 有三個拱門, 每個拱門都裝有一對鏤花銅製的扇門, 門楣上有 孫中山 先生親筆掃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 這是說天下不是哪一個人、哪一家的天下, 天下是全天下的天下。

孫中山 先生是要打破封建的王朝, 建立共和的理想, 他居然把總統的寶座都讓給了袁世凱



(五)   「碑亭」、「碑身」及「碑文」:

穿過「陵門」前方就是「碑亭」, 中山陵 的「碑亭」建於「天下為公」陵門後面第二層平台上, 重檐歇山, 頂上覆以藍色琉璃瓦, 以仿 中國 古代傳統的木結構形式建成, 亭高十七米 (17m), 闊十二點二米 (12.2m) 。 亭中有塊石碑, 用了高達八米多 (8.1m) 的一塊巨大花崗石雕刻而成, 正面刻有國民黨元老 譚延凱 手書: 「中國 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及「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二十四個琉金大字。 (一九二九年即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是舉行奉安大典的日子)

碑身上方有國民黨 黨徽圖案, 象徵著 孫中山 先生的功績比山高、與天齊、屹立於天地之間。


(六)   「祭堂」:

從「博愛坊」到「祭堂」共有石階三百九十二級, 象徵當時中國有三億九千二百萬人口。 中山陵 的「祭堂」就建在第十層的平臺上, 從第十層平台還要往上登上九級石階, 方能進入「祭堂」的大門。

「祭堂」是用了 中國 民族式建築設計, 「祭堂」的三拱門楣上, 從東到西刻有: 「民族」、「民生」、「民權」字樣, 是 中國 國民黨 元老 張靖江 的手書, 居中的門楣上是 孫中山 先生所書的「天地正氣」四個金字橫額。

「祭堂」長二十六米 (26m), 闊二十多米 (22.5m), 堂的外部用 香港 花崗石砌成, 藍色琉璃瓦的檐下, 各有石頭拱飛檐兩層, 堂正南面有三個拱門, 各門設梅花空格的紫銅門兩扇, 上刻有花紋。

「祭堂」內部以雲南產大理石鋪地, 堂內還有產自青島的十二條大理石石柱, 兩側的拱壁上刻有 孫中山 先生手書建國大綱全文和 胡漢明 等人書寫的總理遺書。

窮頂上繪有國民黨 黨徽, 「祭堂」中央供奉國父座像, 高四點六米 (4.6m), 是世界知名雕刻家 保羅.朗斯特基法國 巴黎意大利 的白色大理石雕成, 孫中山 先生身著長袍馬褂手持一本長卷, 那凝重的身軀、那凝視著前方的深邃目光, 給肅立於此的人們以難忘的啟迪, 底座鐫刻了六福浮雕, 是 孫中山 先生從事革命的寫照。

堂後有大門, 二重兩扇, 前門用銅製成, 門上有 孫中山 先生手書「浩氣長存」橫額。 (「祭堂」不准拍攝)



(七)   「墓室」:

「墓室」建在海拔一百六十五米高處, 「墓室」只有六十個平方米。自 2019 年開始, 只有在 週二及週五開放。 「墓室」是一座半球形建築, 直徑約為十八米 (18m), 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鋪砌, 四壁設有八面反光鏡, 中央是長形墓穴, 是直徑約四點二米 (4.3m) 的大理石壙, 石壙四周圍著一圈精緻的白色大理石欄桿, 石壙的正中棺槨上, 安放著 孫中山 與真人比例大小一樣的臥像, 如同生前安睡一樣, 令人肅然起敬, 這是 捷克 雕塑家 高畦 的作品。 (墓室不准拍攝)


我曾經到過 中國 的「兵馬俑」, 「明十三陵」、埃及 「木乃伊」、「獅身人面像」、「金字塔」等墓地; 但覺得如果與「中山陵」相比, 則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人們常說不到故宮、長城, 就等於沒有去過 北京, 不到 西湖 「宋城」, 就不知杭州的千年風情。 那麼不到「中山陵」就等於白來了一趟 南京, 儘管 南京 擁有「六朝古都」之稱, 擁有「金陵四十景」等眾多名勝古蹟, 但「中山陵」無疑是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最具氣勢的景點。 突顯了國父 孫中山 先生的博愛偉大, 非常值得推介, 是旅遊必選之地。




遠道從 多倫多 走訪「中山陵」, 除了感受到國父任重道遠的革命精神之外, 還有機會反思「復活節的意義」和「奇妙的十字架」藉此靈命增長獲益良多。


• 「復活節的意義」:

踏進「中山陵」的「墓室」, 不禁聯想起復活的主耶穌, 每年一度的復活節就是紀念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後死而復活的日子。

「佳音中樂團」每年四月初都會安排探望華人護理院, 除了主持音樂節目外, 也曾採用對話環節, 務求深入淺出地介紹「復活節的意義」給長者認識。


甲:   作為一個基督徒, 我知道基督教信仰最關鍵的一環, 就是耶穌基督的復活。

乙:   啊! 我好想知道多些呀!

甲: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 衪為我們而降生到世間來, 成為一個有肉體的人, 衪作了很多神蹟奇事… 而他來到世上的目的, 就是擔當我們的罪, 為我們的罪而死, 結果, 他被釘在十字架上。

乙:   嘩! 神的兒子都難逃一死?

甲:   你有所不知, 原來主耶穌死後, 第三日就復活了, 而且升天, 坐在全能神寶座的右邊, 衪向全人類宣告: 「信我的人得永生, 不信我的人得不著永生, 復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信我的人雖然死了, 也必復活。」

乙:   這個消息真是好寶貴!

甲:   其實, 復活節的意義, 就是使我們明白, 只要相信基督, 只要能夠悔改信靠神. 成為基督的兒女就可以得著復活永生的盼望和把握, 心中就充滿平安和喜樂。

乙:   我也曾聽過 【約翰福音 6:68】 「西門彼得回答說: 主啊, 唯你有永生之道, 我們還投靠誰呢」?

(感謝主, 有兩位長者舉手願意參加初信慕道班)



• 「奇妙的十字架」:


參觀完「中山陵」所有景點, 回程時靜坐在「墓道」旁的欄桿, 等待乘搭旅遊巴士離開, 望著長長的「墓道」, 彷彿看見一個十字架懸掛在「墓道」的正前方, 不禁想起 英國 的聖詩作者 Isaac Watts 的「奇妙十架」:


「每逢思念奇妙十架, 榮耀救主在上懸掛,
從前名利、富足、矜誇, 我看如土, 完全撇下,
求主禁我別有所誇, 只誇救主捨身十架,
基督為我獻身流血, 我願捨盡虛空榮華。
試看祂頭、衪足、衪手, 慈愛憂傷和血並流,
從前可曾愛憂交織? 荊棘可曾化作冕旒?
宇宙萬物若歸我有¸ 盡獻所有何足報恩,
神聖大愛奇妙難測, 願獻我命、我心、我身。」

保羅【加拉太書6:14 】也說: 「我斷不以別的誇口, 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 因這十字架, 就我而論, 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 就世界而論, 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


吳主光 牧者指出: 「這十字架代表了神的大愛; 代表了罪得赦免; 代表了信者得救的恩典; 代表了主耶穌的得勝; 代表了基督教的至善; 代表了神的公義; 更代表了永生的開始。」

每當思念奇妙十字架之時, 我願緊記神為我死的不變大愛, 願我學習怎樣去愛, 願與主交心, 把自己放在神的手裏, 照著主的囑咐去做, 享受與主同行的甜美…

當你想起復活節的意義及奇妙十架之時, 你又怎樣回應主的大愛呢?  



建議瀏覽以下網頁…     (點擊閱讀)


關於 愛心妙韻基金會 (Opera One)

愛心妙韻基金會 Opera One 是一個在安大略省註冊, 並在加拿大聯邦稅務局註冊的慈善機構。


網上平臺使用條款
義工專頁
會綱

donate button





多元文化網站

本網站提供中、英文兩種語文版本。點擊下面的按鈕可以選擇所需的語文。


This page is available in Chinese only



請保持聯絡

  • Phone:
    (416) 800-9868
    (647) 321-8878

  • Email:
    info@opera1.org

  • Address:
    PO Box 64588
    Unionville, ON
    L3R 0M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