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相處
作者: 梁陳潔瑤
筆者嘗試從婆婆的角度看婆媳相處的「七個大禁忌」, 來與大家彼此提醒與共勉。
說到婆媳相處, 最常碰到的問題大抵是「爭寵」 (兒子或丈夫的寵愛) 、廚藝、家務和孩子管教。 若要婆媳相處融洽, 切忌犯以下的事情:
(一) 「佔有慾」強: 須知道「母子」之情與「夫妻」之情事可以共存的, 不要產生妒忌, 不然, 就難為了兒子。 不要問「要是我掉進水裏, 你會先救誰? 」 幸好本人沒有凡此大禁忌, 還鼓勵他們夫妻有「二人世界」的時間。 例如在兒媳的結婚週年紀念日, 替他們看顧孩子。 有時, 他倆很想看一場電影, 又替他們照顧子女。
(二) 「過度幫忙」: 談到廚藝和家務, 若然過份幫忙, 媳婦起初可能還會接受。 但是日子久了, 媳婦可能會感到自己廚藝和家務做得不妥當, 有壓迫感。
一般來說「互相尊重」, 猶為重要。兒、媳一家到訪, 我會親自下廚禮待, 媳婦會幫忙「開飯」和「洗碗」。 當我們探望他們時, 媳婦也會親自下廚款待我們, 不用我們「洗碗」。 我們互相欣賞大家的廚藝, 那就不用「干涉」對方了。 當媳婦真正需要時, 才作出幫忙好了。
(三) 「好心做壞事」: 在一些家事上, 我們有時會不經意犯下了「好心做壞事」。 例如很多年前, 我倆探望住在英國倫敦的大兒子和媳婦。 他沒有於工作繁忙, 沒有註意到家中有很多過期食品。基於健康問題, 我立刻自行丟掉了這些食品。 當我後來告訴他們, 他們並無異議, 也沒有不快之情。 可是, 當我回到香港上班, 剛好幾位同事談及最不高興的是「奶奶」(或婆婆) 檢視他們廚房的東西, 我恍然大悟。
(四) 「喧賓奪主」: 在管教孩子上, 祖母和媽媽同樣地疼愛孩子, 大家不是「爭寵」。 「兒孫自有兒孫福」, 我們要提醒自己「放手」。
例如: 我的意識婦在懷孕期間很期待和很興奮地請求我們說: 「將來你們替我們照顧孩子和教導孩子吧! 」 我回答說: 「多謝你對我倆的信任。 但是, 祖父母是不能代替替代父母的, 你倆最好教導孩子一些你們的理想的價值觀。」
後來, 媳婦遵照一本書的作者如何訓練兒子的經驗, 來訓練她不足一個月大的兒子, 隨意哭鬧, 堅持不抱。 我忍不住「插手」, 讓她看一個心理研究報告: 多抱孩子, 孩子有「安全感」, 哭鬧自然減少。 媳婦回應: 「請你尊重我, 讓我嘗試一星期。」 最後, 不足兩天, 她便自行放棄了。 互相尊重, 和平解決問題, 別「喧賓奪主」, 讓媳婦自主。
(五) 批評和意見: 負面的批評, 固然不好, 給予大太多意見, 即使是忠告, 也難免使人「吃不消」。 所謂: 「愛之深切, 責之深切」。 我們作為奶奶 (或婆婆) 難免犯此禁忌。
基於「尊重」, 我們一般都會說: 這個建議是作為你們的「參考」, 最終「決定權」是你們作出的。 有時外子會提醒我別「囉唆」, 旁觀者清, 仍在錯誤中學習! 例如, 三媳婦患上感冒, 咳嗽未清, 我會提譏她喝這個, 喝那個湯, 又會傳遞短訊問她好了沒有。她的身體還沒完全康復, 依然參加跳舞表演。 一則是她的喜好, 二則是她不好意思推掉邀請。 本來想「插嘴」勸止, 回想一下, 還是尊重她的決定, 她應該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 不然就讓她得一個「教訓」吧。 大家免傷和氣!
(六) 「不知界限」: 要是有「互相尊重」, 便不會犯「不知界限」之大禁忌了。 我和丈夫不會隨意登門造訪。 一般兒、媳邀請我們, 才會探訪他們。 雖然二兒子把他家的門匙交給我們, 但是我們從不會不請自來。 尊重他們的「私隱」(privacy) 。 其次 , 「不知界限」也包括不強人之所難, 不加予「壓迫感」。
(七) 比較: 有時「言者無心, 聽者有意」。 當你在一位媳婦面前讚賞另一位媳婦, 這位媳婦可能感到不是味兒, 所以 要顧及他的感受, 以免她耿耿於懷疑傷害大家的關係。 我們夫婦會互相提醒對方, 免犯上此禁忌。
最後, 再次溫馨提示: 若要婆媳相處融洽, 切記不犯上述「七個大禁忌」。 大家互相尊重、互相體諒、坦誠溝通、互相關懷及互相欣賞, 必定相處融洽愉快。